自带“明星”光环,代代人才迭出

发表时间: 2017-04-21 作者:七中宣传组 浏览次数:12001

0.jpg


1.jpg


2.jpg

学风开放自由 

“代代人才辈出”


中科院院士李方华、“电影皇后”胡蝶、航空女杰张瑞芬……这些上世纪的杰出人才,都是广州七中的校友。走进七中校门,就能看到这些七中校友的展览长廊。

“当时能够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家庭非富即贵,本身具备很高的修养。加上学校开放自由的风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自然孕育出了这些人才。”广州七中校长曾优鲜告诉记者,七中是一所百年名校,各类人才也是辈出,比如近年有发现NEAT小行星的亚洲第一人叶泉志,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艺人吴亦凡,CBA总冠军球员蔡晨等。

“七中一直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,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特色课程和大量社团平台。”在七中有着15年教龄的蔡敬贤老师看来,学校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,和他们在中学阶段打下了这种“宽”基础分不开。

这些特色课程和社团平台,内容涵盖涉及人文、科学、体育、艺术等领域。七中学校办公室主任黄聪介绍,“这些课程整合了多所高校的优质资源,既传授知识,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,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、个性发展。”。

“七中的风气开放自由,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力很强。”曾优鲜对学校各种特色如数家珍:田径、管乐、合唱、篮球、无线电测向、3D打印技术、文化创意设计,同学们都会“玩”。七中还拥有一颗名为“穗七中星”的小行星;已有百年历史的七中体育节,每年都能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。


3.jpg

百年名校  开放创新

善借“外脑”勇拓“教改”


广州七中这座百年名校能够赢得几代广州人的热爱,与她的与时俱进、开放创新分不开。

距广州七中不远处,东面是团省委,北面是区图书馆,南面是区少年宫。七中左右逢“源”,与周边单位共建开拓教育资源——今年七中将与团省委合作开设“遂志班”,面向全省招收贫困地区、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;七中的学生卡在越秀区图书馆同样可以使用;与越秀区少年宫合作打造管弦乐队、培训科技小组以及共享场地等。

依托自身历史积淀优势,广州七中又与多所高校资源对接,把“培道”特色课程办得专业又丰富。借助“一门三校”历史情谊,七中每年与港澳培道中学进行体育、科技、艺术活动交流。还与校园周边的南部战区“模范红一连”共建“培道红星班”,开设红色系列、文化经典、英语国际课程,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。

七中的开创性还不止这些。2007年,越秀区启动“构建学区管理模式”,七中作为试点学区的领头羊,以“四合一”教学模式的普适性研究作为学区建设的切入点之一,研究课堂教学,提高教学实效性,推进学区建设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

今年2月,广州市铁二中学、越秀区铁四小学合并为广州市第七中学西湾校区,将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。该校区从课程设置、教学方法、指导形式等方面开展九年一贯制办学探索,进而探索十二年制学校发展模式。

从今年起,广州七中还将面向广州市招收45人,组建创新班;拟面向全省贫困地区、欠发达地区优秀学生招收45人,组建“遂志班”。


4.jpg

【对话】

让学生个性化发展

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


南方日报:怎么理解七中提出的“追求高品位质量”?

曾优鲜(广州市第七中学校长):可以理解为追求高质量升学同时提升德育成色,实现学生全面、个性、终身发展。

 

南方日报: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
曾优鲜:教育不等于考试,学生不等于考生。不能把学生作为一张白纸,想画什么就画什么,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个体,要尊重他的主体地位。学生像一棵棵幼苗,要尊重他的成长规律,因势利导,今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。在七中,学生的审美、气质和个性特长,都可以得到充分地激发和展示,七中能培养各领域的特色人才正是得益于自由发展的平台。


【招生贴士】

2017年高中计划招生605人。其中,面向全省贫困地区、欠发达地区优秀学生招收45人,组建“遂志班”。独立批100人,组建“培道红星班”;提前批(含指标到校)面向全市招收460人。详细招生计划将在4月底公布。


南方日报的网络视频报道